夜·未央

Stay hungry, Stay foolish.

《蒹葭》: 中国最早的朦胧诗

zhuofu6058439:

读《蒹葭》,最大的感知恐怕就是朦胧。诗人娓娓叙来,把读者带入到水花镜月般的迷境中。景色、环境是朦胧的,叙述的事情是朦胧的,牵涉到的人物更是朦胧的。


  首先说作品营造的景色,营造的环境:丝丝月色的秋夜,茫茫一片的荻苇、芦苇花穗,浩浩的水面……这些无论是从色彩,还是从其所构成的完整画面来说,都让人有一种朦胧的感觉。其次我们说事,追寻者对“所谓伊人”追寻的目的是什么?作品没有告诉我们;追寻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时段,也是朦胧的。三章所言的时间,既可以把它理解为是一个晚上,从深夜到第二天天亮;也可以把它理解为发生在不同的年份,把时间拉得更加长远;诗中再三咏叹去途的险阻、遥远、高陡、曲折,一会儿要逆流而上,一会儿又要顺流而下,一会儿在岸上走,一会儿又要下水游,可见这追寻的方式、追寻的道路是朦胧的;追寻的结果同样如此,既像不了了之,又像还在孜孜以求,给我们留下的也是朦胧。最后说人物。一般的解读都把“所谓伊人”的追寻者看成是作者,其实未必准确。作品没有告诉我们,我们当然可以把他看成是任何一个人;追寻的对象“所谓伊人”是本诗最引人注目的亮点。就“伊人”这一词的词义讲,本身就是多指的,可以指你,指我,也可以指他,指她。但不管如何,单“伊人”两个字,我们还完全可以把它当做一个具体真实的人来看,而前面加了个“所谓” ,它还是不是一个具体真实存在的人,就难说了。把它理解为某物、某事,似乎都没有什么不可;追寻者在追寻开始时,其址好像是确凿的,而当真正追寻去的时候,其所处的位置却又“宛在”另一处。一个“宛在”,更把我们带进云里雾中,这不能不使我们更加怀疑“伊人”的真实性。总之,“所谓伊人”的这种若隐若现、变幻莫测、飘飘忽忽,给我们一种超乎寻常的“神秘”感,它是全诗最大的朦胧!所以把本诗仅理解为热恋者的怀人之作,无疑是相当片面的。


  《蒹葭》正是通过如上这许多的朦胧,构成了一幅长长的朦胧画卷,使全诗笼罩在朦朦胧胧之中,让我们在其中捉摸,在其中玩味,在其中流连。


  那么能把这一朦胧画卷十分和谐地统一起来的是什么呢?是贯穿于全诗三章的一个字——“从”,也就是追从。这是一点点都不朦胧的。而且通过三章的反复歌咏,还让我们深切地感知到这种追求异乎寻常的执着。


  作品讴歌追求,讴歌执着,而将其他一切朦胧化,这就使该诗产生了作为朦胧诗最为重要的多义项性。由于“伊人”的虚幻,为我们打开了最为广阔的想象空间。我们既可以把它看成是有形的实体,也可以把它理解为无形的意念。说“伊人”是令人朝思暮想、使人无法入睡的意中人,将作品理解为情诗,未尝不可;说“伊人”是某种政治理想,把作品理解为有某种背景,作者有意将某些真事隐去,是一首政治诗也未尝不可。说“伊人”是“为伊消得人憔悴”的学问,是事业上的大的或小的成功,是物质上的财富,是精神上的需求……都未尝不可。


  通过对扑朔迷离的“伊人”的多方的朦胧追求,实际十分准确而形象地表现了人类所有的欢乐与痛苦:小的我们可以把“伊人”理解为人生的最小追求,理解为一水一饭,大的我们可以把“伊人”理解为政治上的理想、学业上或事业上的希望。作品讴歌的实际是人类共通性的意态、共通性的精神——也就是人生追求的永恒性、执着性以及期于达到、期于实现的迷惘性。


  《蒹葭》的朦胧为我们带来了最大的审美乐趣,它不为我们点破,不向我们说穿,让我们隔着一层纱,去欣赏纱窗内美女的倩影;让我们隔着一层雾,去观赏云雾外山河的风姿。因为有这种看不见的看见,看见的看不见,审美中的想象才能驰骋,从而使我们在流连忘返的捉摸揣测中得到审美的满足。


  诗用叠章体,反复咏叹,随时间的不断推移,使追求的执着、迷惘得到充分体现。而追求者及追求对象的不确定性,追求环境的迷蒙性,追求途径的多样性等等,使该诗所讴歌的执着追求蒙罩在无尽的茫茫幻象中,让想象的边界若有若无,让主题的范围充分拓展,从而使该诗具有了朦胧诗所特有的多义项性。


  《蒹葭》具有朦胧诗的一切要素,是严格意义上的 “朦胧诗”。它是朦胧诗的源头,为我们今天朦胧诗的创作提供了最佳的范本。在古老的春秋时代,有这样艺术价值极高的朦胧诗佳作,这不能不令我们感到骄傲。

 
         合肥晚报

评论
热度(16)

© 夜·未央 | Powered by LOFTER